博文
風華是一指流砂,蒼老了一段過往年華 (轉載)
2014-07-02 10:43坐望于季節的末端,拾一枚風花雪月,誰的故事蒼白了等待?誰的心情清瘦了流年?再見,再也不見;兩兩相望,卻是兩兩相忘。揮毫潑墨,畫一筆滄桑,那隔世的輪回里,究竟承載了多少癡情人的惆悵?
——文/韓若若QQ1440326658
(一)
有人說,雨天,是放聲哭泣的時間,一場秋雨,淋濕了一地的纏綿,靜靜地坐在音樂里,聽一曲離歌水一樣漫過心田,握一份悄然的思念,任時光于凝眸間迷離、婉轉至疼痛......
不知道,一份等待是否可以溫暖滄海桑田,一直以來,喜歡秋天,喜歡那份深邃和安恬,總是于淺笑癡情中尋尋覓覓,將一份承諾,揮毫成秋天的寫意.
以為,深情著,便可以永遠,然,紅塵深處,風景依舊,驀然回首,心,已找不到來時的路......
喜歡,一個人漫步于燈火闌珊,撿拾城市中大大小小記憶的碎片,那些華美的時光便如流蘇般晶亮,照耀流年里有夢的時光,青春的憂傷總是無處安放,一任深深淺淺的思緒,唯美暗夜里蒼白的月光。
光陰無休止,那些綻放的、飄飛的、隕落的、消失的,都是曾經;那些絕望的、冷漠的、痛苦的,都是生命的滋味吧?
如若,一場風花雪月可以感天動地,那么,蝶舞莊周,是否可以讓淚水不再橫流?如果一場轟轟烈烈可以讓人肝腸寸斷,那么,固守一池安恬,是否可以算做人生的一份收獲?
也許,走過、累過、笑過、哭過,就是成長;也許,溫暖過、悲傷過、繁華過、寂寞過,就是飛翔......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來不去。 一些事,不需要撿拾,已在心里;一些人,不需要回憶,卻揮之不去......
(二)
我知道,你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縱只是一個擦肩。前緣,是梵音裊裊中,佛前的一言盟誓。今生,我們為踐約而來,滾滾紅塵中,注定一眼凝視,便盈笑相識已久的傾心。
于無聲處讀你,感知那份心酸與滄桑,闌珊處,相知伴相憐,幽幽心曲,執手相望,琴瑟相和兩纏綿。
你說,我就是宋詞中那個款款而來的女子,月華里,輕舞霓裳,而你,會用一生的深情,將我愛憐。我卻知,鏡花水月,那份用無奈串起的情感,只是若水穿塵。
時光荏苒,纖手弄云,當所有的纏綿都于指尖化成一縷輕煙,淚光中,不忍離散的,究竟是戀還是嘆?
人生至少要有一次奮不顧身,那就是奮不顧身的愛情。
風走過,云飄過,筆落處,縱使滴墨成殤,這情深緣淺,又怎堪千般念?
(三)
坐望于季節的末端,拾一枚風花雪月,誰的故事蒼白了等待?誰的心情清瘦了流年?
再見,再也不見;兩兩相望,卻是兩兩相忘......
揮毫潑墨,畫一筆滄桑,那隔世的輪回里,究竟承載了多少癡情人的惆悵?
人世間有種愛,沒有奢求,沒有誰對誰錯,亦不怪緣淺情深,對望,兩兩相知;轉身,無怨無悔。默默里,珍藏聚散離合,只消得,一季花香,暖到落淚。
很多的時候,就這樣靜靜的想:期待,應該是蓬勃盛開的花吧?于悄然里綻放。那縈繞于心頭的念想,也便蔥蔥郁郁,即使隔著經年的柵欄,仍會固執且安恬。
清淺流年,拾綴點滴,一些記憶,宛如一闋清詞,于半醒半醉間忽明忽暗,是夢是幻也是真。以一顆素心丈量季節與季節的距離,以一片虔誠風韻心靈與心靈的呢喃,悠悠笛韻中,且聽且思且念,纖纖素手婉約的,何止是淺笑回眸?
好想有一場盛大的落紅,埋葬你和我,我們就在這驚心動魄里不期而遇,共守一份靈魂的地老天荒。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追尋,一曲一場嘆,一生為一人。吟一句莫失莫忘,彈一曲千古絕唱,縱使生死相依,仍是美好且安然......
緣起緣滅,當萬千繾綣留不住褪了色的歲月,站在落英繽紛中,我以一抹淺笑的姿態與你作別。聆聽漸行漸遠的腳步,任冷冷的雨敲疼了心,碎了一地的諾言,再也拼湊不回昨天。
吟一闋無邊思念,夢幾回柔情深種,立盡一岸曉風殘月,望斷一涯獨倚欄桿......
雁過處,驚回首,風華是一指流砂,蒼老了一段過往年華。
如何當好普通班的班主任 (名師羅義春經驗) (轉載)
2014-07-02 10:38一、育人先知人
利用開學之前的這段時間,好好的收集學生的一手材料,包括:學生成績、過去表現、家庭狀況、家庭背景、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支持配合程度等等。你說“我下學期就被選中做全年級最差的班的班主任,這個班真的幾乎很多都是雙差生”,那應該是有些根據的。你就按照這些信息,盡最大努力的收集,情況收集包括學生報到時的觀察及與家長第一次接觸時的印象。建議班主任某些信息要詳細記載,做到“手中有本”、“心中有數”。
二、精心設計一個班級發展計劃
根據你收集的信息,給自已的班的發展正確定位,以自已班的實際情況結合學校發展的要求認真策劃。計劃包括:班級發展定向性指標計劃、班級導向性教育分階段計劃、班級常規管理計劃(并要認真學習、吃透學校的各項評比性質文件,客觀地分析自已、任課老師、班級整體、學生個體,拿出有針對性地一系列措施,包括《班級管理制度》等,未雨稠繆,出招必勝)。
三、特別注重開學工作
利用學生“新鞋效應”,一開始必須營造一個“優秀”的氛圍,讓學生充分地相信“這個環境一定能讓我達到自已的夢想”。班主任的目光不要總盯在把學生管服了,給學生一個“下馬威”,而要盡最大可能維護學生那種“新的學期,學生起點”的上進心(也可以叫做積極的心理沖動)。
1、立規矩、給出標準:教室衛生和布置、報到后的自習時間安排、第一天行為要求等等。就是說從學生與你接觸的第一時間起,你就要明確地給學生一個規范地行為標準。
2、搞好試運行:根據以往信息和第一印象,選好“試行班干部”,認真進行培訓,詳細說明工作方法,并對其直接講明是“試用”。通過試行班委會,一是發現班級管理人才,二是第一時間發現全體學生的“紀律意識”和個性特點。
3、造勢:首先見好第一次面;然后精心準備一堂“班會課”,讓全班學生統一思想,齊整站上起跑線;
4、樹威信、立核心:根據先前掌握的信息,尋找時機或者“創造時機”第一時間“關注”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感覺到“他最受老師關注---關注就是愛、被關注就是學生的信心、被關注就是信服的最佳的催化劑”。
5、透析學生:借助“軍訓”,仔細觀察每一位學生,在“身體極限中”發現學生的個性“弱點”,并且“暗中配合”教官對學生進行“行為較正”訓練,同時也是為以后班主任與這些學生“第一次正面交鋒時”收集信息,讓你在個案教育中“一招致勝”。
6、架橋梁、成合力:第一時間進行家訪(也可以電話家訪),當天你很有必要對每位家長通報學生在校情況最少也要“報個平安”。在談話中你可以收集到如家長的期望值、配合程度等一些信息,還會有一些意外的收獲。(建議開學后的幾周內,多與家長聯系。與家長建立了感情,對于你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四、搞好前期管理
1、制造成功與優秀的心理暗示:讓學生感覺到“一天進步一點點、處處都有閃光點”,不斷地強化“優秀”意識。從而使“優秀”成為一種班級習慣。當然,在賞識的前提下,要讓學生清楚的認清在我們班有哪些現象是阻礙班級發展的現象,讓每位學生都有一種對“犯錯誤者,就是破壞優秀環境,影響我進步的敵人”,形成正氣。
2、“指好路、護上馬、送一程”:在開學前期1-2周,甚至更長時間(按學生實際),班主任要親臨一線、全程跟隨,做好預計與防患工作,盡最大努力不讓學生產生“第一次”。第一次犯錯誤前的教育叫做“投資”,犯錯誤之后的教育叫“開支”,又因為教育投入具有“三角形定理”----前期投資越大,以后開支越少,前期投資越小,后期開支就會越大。萬一在學生有錯誤時,要迅速解決,不留后遺癥。
3、學會管理、學會放權: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做得多,不如做得好,做得好,不如管得好,你自已優秀,比不上能夠組織所有任課老師共同參與優秀。你切記不要當“三包”班主任,對學習的目標的引導你可以利用一些活動,讓每位任課老師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激勵。要知道你不可能是個十全十美的完人,你在管理教育和自已的學科上面可能是個能手,但不見得在每門功課上都十分內行,對學習興趣培養和學習的指導是專業的。如果你什么都講可能會讓學生認為你是一個管家婆式的班主任。
4、創造問題環境,掌控“教育契機”:如果你自已駕馭班級的能力達到一定水平,還可以對班級管理中必然會發生的,或者說是班級必需嚴格執行的要求,在開學之初,你可以“按計劃”創造條件讓個別學生產生犯這類錯誤的動機,然后,你就借此對班級進行“深刻教育”。提醒:這條你要謹慎使用,要有計劃、并要在你能掌控的范圍之中,否則會適得其反。
5、盡快走上正軌:通過軍訓緩沖期,挑選思想上符合班級發展理念、能力較強的學生組成正式班委會,老師的監督下,進入正軌,規范開展學習小組、品德閃光評價、班級日記等活動。迅速與學校評比相接軌,整合管理資源。在班委會的建設中特別要強調的是:班主任要親自對其進行業務培訓,不適應時,果斷換人。在學風建設上要重視“主動性”,(自習課是關鍵),在班風建設上要重視“自覺性”(如果在寄宿學校,寢室管理是班風建設的關鍵,是“自覺性”檢驗的晴雨表)。
五、改變自已的觀念
1、學生犯錯誤并不是失。學生犯錯誤是成長中的必然,正確看侍學生的犯錯。如果人的一生都沒有錯誤,學校有沒有必要存在?學校是一個讓學生犯錯的場所。學生犯錯誤是教育的契機,就是我們工作的素材。人生,就是一個沒有統一起點、沒有固定距離、沒有規定賽道、沒有賽段、沒有裁判、沒有觀眾,沒有對手、沒有金牌的比賽,只要生命在繼續,時刻都在行進,每個人都會到達終點。所以說“成功是永恒的,失敗是暫時的”。我們就必須樹立“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種信念,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在學生的成長中當好他們的教練,讓他們結識更多的伙伴,作好他們的觀眾,讓他們的旅途充滿快樂與激情,減少錯誤、更直、更快、更遠地走向成功。
2、基礎差并不是壞事:作為新班班主任,要搞好“家長期望值”與“學生理解值”的“軟著陸”。實事求是的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只“評”不“比”:評出每位學生的思維素質水平和知識基礎程度,講明其努力方向,給予其實實在在的學習建議;一不跟同學比,二不跟兄弟班的比。“評”只是收集信息,便于師生的對學生基礎的情況掌握,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形成合力,增強信心。勝利不是比“起點”。只要分析切實,建議正懇,計劃實在,基礎差反而會成為形成“積極學風”的一種動力。家長、老師、學生更易于形成合力。
3、成績差不一定習慣也必差:做為班主任,要在學生面前要有把班帶優的信念,你自已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用“優秀”的標準要求自已,同時,對學生要求在每一個細節上都要以“優秀”做為標準,特別是非智力因素的小事。包括生活、日常事物、學習行為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不管結果如何,只要我們的動機和標準是優秀的,就一定會優秀。成績差不是錯,但習慣差則是絕不允許的錯。
4、培訓學生學會“選擇”比獲取結果更重要:當一個人對某件事情討厭時,你花80%的努力只能獲得20%的效果,反之只需付出20%的努力就會有80%的收獲。開始時不要過多的定具體目標,重在樹榜樣,重在思想拔向,培養學生“選擇”的沖動。優先“思辯性”思維品質的發展,再進行“獲得性”學習行為激勵。
5、做得好不如管得好:作為班主任角色,“管理職能因素”大于“教育職能因素”,不贊成用崇尚“忙文化”用時間換效果的管理。一是對學生行為、班級活動和班級日常的管理;二是對教育資源的發掘、整合管理:培養好幾支隊伍:A、班干部隊伍,B、任課老師隊伍,C、家長隊伍,D、與學校管理層的領導結成“朋友式”的團隊----充分發掘“領導是公仆”的崗位屬性,最大限度的“借”用他們的管理資源為本班服務。你要從內心認識到他們都是幫你收集一手信息的伙伴。
6、合作大于競爭:在工作中,面對學校的一系列評比,要“多評少比”,僅僅把“評”的結果作為自我檢驗的參照條件,不斷的發現問題,尋找差距,根據本班的發展方向,有選擇性、針對性的改進。不要把“比”做為“唯一結果”,因為我們的目的是“發展”。同時,你也無法比,只會將自已的優點比丟,把自已的不足放大,把自已的信心比沒,把班級的發展方向比亂。我們要認為“年級或學校就是一個團隊”,所有班主任都是成長中的伙伴。
7、選擇優于努力,在成長過程中要不斷的思考,成功可以復制、一個人的成功,需要良師的引領:你想成功,就要向本行業中最優秀者看齊。如果你是年輕的班主任,那就要在你的同年級找一位班主任工作效果突出的師傅,隨時請教;找幾個與你同樣有上進心的班主任經常交流,積積的思考,才能不斷的進步。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8、管理與教育是雙向的:我們要求學生“思辯性”先于“獲得性”,那我們自已在學習和工作時,同樣要堅持這種原則;教育學生同時也是提升自我;工作不僅僅是完成責任,也是自我實現過程;學生是我們工作的對象,學生也使我們的工作成為可能。在學中教,在教中學。
可能你的班是一個基礎班,中間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在整體上也不可能和其他兄弟班相提并論。心中要有一個“永遠的自我”。那在面對學校各種評比中,你要“揚長補短”,在非智力制約因素方面,重點培養習慣,形成“班級特色”,盡量創建一個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環境,這就是成功。
你的帶班之路是具有挑戰性的,最后,作為同行,我送你兩句話共勉吧。
1、把優秀做為一種習慣:不管結果是否完美,但是我們要有“思想動機和行為標準”的優秀。把小事都做“優秀”了,就是優秀的習慣。
2、把成功做為一種理念:你要相信,只要有行動,就會有收獲;只要有超越,就會有成功。金牌不是成功的全部,成功在于過程中的付出和不斷的超越。“幸福感”就是成功。
【轉載】班級工作:班主任的智慧——愛學生是永恒的主題!
2014-07-02 10:36談及班主任工作,人們普遍認為“師愛”是關鍵,認為“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愛”要貫穿于班主任工作的全過程;“愛”成了班主任工作中的永恒主題。
其實,對于班主任而言,愛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班主任只有以責任為支點,通過愛的杠桿將文化信息傳遞給學生,去撬動學生進步的車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這才是目的。而杠桿的撬動是需要智慧的,師愛的智慧在于如何去愛,如何把握愛。
一、愛生如人
愛生如人即像愛人一樣愛學生。把學生當人看,而不是“盛裝知識的容器”,不是“為某一特定社會作好準備”(《教育——財富蘊涵其中》語),更不是“自己晉職升遷的臺階”。學生就是他自己,有自身獨特的生命內涵和成長過程,是一個值得敬畏的獨特生命個體。
基于這一認識,班主任需要秉持教育就是“生長”的理念,班主任承載著“園丁”的職能。“生長” 是一種自在自發的過程,強調的是人的自然性。為此,教育必須遵循兒童的自然生長秩序,為兒童發展其固有的本性提供自由的環境;作為“園丁”的班主任,則應視學生為獨立的、有尊嚴的人,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差異,“因材施教”,并以愛為杠桿,把人類社會生活、交往的基本規范傳遞給學生,使他們更好地適應和融入人類生活,“學會做人”!
二、愛生如生
愛生如生即像愛學生一樣愛學生。學生是未成年人,教育不要“凌節而施”,不要“埋怨學生的無知”,更不要抱怨“學生的犯錯”。因為“未完成性”和“不確定性”是未成年人最大的特質。
基于這一認識,班主任需要秉持教育就是“發展”的理念,班主任承載著“先知先覺”的功能。“發展”注重學生主動性的激活和內在潛力的挖掘,強調未來愿景的可控性。知識的無限性和人類時間尤其是學生學習時間的有限性,要求班主任在遵循人的身心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建構終身教育體制,創建學習型社會,樹立終生學習理念。作為“先知先覺”的班主任,則應深刻理解自身承載的社會責任,視學生的“無知”為自然,正確理解“犯錯也是學生成長的一種方式”,以愛為杠桿,把知識的積累及智能的開發對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傳遞給學生,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尤其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學會學習”!
三、愛生如子
愛生如子即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學生。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班主任的工作便不再是“飯碗”,不再是“事業”,而是“良心工程”。
基于這一認識,班主任需要秉持教育就是“培養”的理念,班主任承載著“父輩”的功能。“培養”的教育是父母對孩子的細心“呵護”,辛勤“養育”,全身心的投入;作為“父輩”的班主任,此時的愛既有慈祥也有嚴厲,有嬌寵更有期待。著名作家魏巍筆下的教師就是如此。班主任要重點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自立和自理能力。“生存”是普天之下所有父母對孩子的第一企望,每一位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他們首先關心的決不是孩子的學習,而是健康。因此,班主任決不要以“學習”為借口去傷害孩子的“健康”,因為,那不是孩子和家長所要的,更不是社會所希望的。班主任要以愛為杠桿,嚴慈相濟,精心呵護,把生活的技能和常識傳遞給學生,使他們“學會生存”。
四、愛生如友
愛生如友即像愛朋友一樣愛學生。把學生當朋友,就不要處處時時“師道尊嚴”,不要“規訓”學生,更不要“命令”。
基于這一認識,班主任需要秉持教育就是“合作”的理念,承載著“伙伴”的功能。“合作”要求教育奉行民主管理、公平競爭。作為“合作伙伴”的班主任,要通過民主協商來管理班級,要和學生建立深厚的友誼;要讓學生認識自然的多樣性和相互依存性,理解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天理;要教會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了解他人,樹立人人平等的價值觀;懂得集體的生存價值,合作共贏的重要性。學生要學會肯定別人、尊重別人、欣賞別人;學會正確的自我調節,找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和角色。班主任要以愛為杠桿,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相互幫助、相互體諒、相互支持的合作精神傳遞給學生,使他們“學會共處”。
五、愛生如己
愛生如己像愛自己一樣愛學生。把他人當自己,就是要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心理學上叫“換位思考”,其妙處自不待言。把學生當自己,班主任就會理解學生的“自利性”,尊重成長中的個人意愿與主觀能動性。
基于這一認識,班主任需要秉持教育就是“生成”的理念,班主任承載著“他人重要”的功能。“生成”表示兒童的成長是作為主體的人與對象性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相信人在成長過程中的偶然性和隨機性。“生成”教育要求激發學生自身的成長需求,主動發展;要教會學生在紛繁復雜的世界里學會選擇,選擇他們自己的生活,選擇他們自己的道路,選擇他們自己的事業。作為“他人重要”的班主任,要愛崗敬業,以身示范,把創業精神和創業技能傳遞給學生,使他們“學會做事”!
師愛的內涵如此豐富,意義如此深遠,唯有用智慧將這份愛編碼,用精密的訊號,通過暢通的渠道,才能讓學生用心去正確解讀。沒有智慧的愛會演化成一種蒼白的愛,沒有智慧的愛,在傳遞的過程中會被曲解,導致溺愛甚至錯愛,智慧的愛則是深沉的愛,是博愛、大愛,班主任惟有用智慧去撬動愛的杠桿,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大愛無言,卻深沉凝重,它要用責任和精神作依托;大愛無聲,卻馨香遠播,它需用汗水與淚水來澆灌;大愛無形,卻有跡可循,它要用理論與實踐作支撐。智慧的師愛永遠是教育廣深的根基,有了這樣的根基,攀登起來才會身輕步健,才會凌絕頂而覽眾山。
生命的價值
2014-07-02 10:33生命是大自然的恩賜,是大自然在天地之間最輝煌的杰作?蔀楹问|蕓眾生之中,唯獨人的生命才是最偉大的呢?答曰:人者,天地之仁也。大自然以其獨特的方式孕育出人類偉大的生命。生命是一種動人的奇跡。蒼穹下,只有生命才是耀眼的。但耀眼的生命閃出的并不一定都是金光。但我看到了一個比生命本身更加偉大的奇跡。一道秀麗的風景線在人類的家園已經蔚為壯觀。正因為有了它,我們的家才充滿了溫馨,使耀眼的生命閃著金光,照射千古。
李鎮西教育名言
2014-07-02 10:321、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2、人不可能永遠生活在童年,但我們可以讓童心伴隨我們終生。
3、我們的班級生活應該為孩子們留下溫馨的記憶。
4、做最好的班主任。什么是最好?通俗地講,就是你和學生之間難舍難分。
5、任何一個教育工作者,只要我們用心去做教育,那么你的心一定會波瀾壯闊。
6、民主就是一種尊重,每一個老師的行為都是教育資源。
7、教育人應該有一顆童心,童心比愛心更重要,愛心需要培養,而童心只需要保持。
8、寫作讓我的事業插上了翅膀。
9、誠實比100分更可貴。
10、民主教育的核心是——尊重。
11、永遠記。鹤鹬貙W生,并不能取代教育本身;但剝奪了學生的尊嚴,就談不上任何教育!
12、帶著一個思考的大腦,重復每天平凡的工作。
13、教育要有一點浪漫的氣息。
14、多一條愛好,就多一條同學生走在一起的道路。
15、我認為,只要注意環境、場合,只要把握準學生的情感,教師的任何“過分”的親切幽默、嬉戲都不會是多余的,這只會讓學生感到:“這老師真有趣!他真是我們的好朋友!”
16、不要做別人,做自己;不要重復自己,要創新。
17、我有一顆童心。這顆童心,是我深深地愛著我的每一屆學生、每一位學生;這顆童心,不止一次使我和學生一起歡笑,一起流淚;這顆童心,使我自然而然地走進了學生的情感世界,也讓我的學生常常不知不覺地撥動了我的情弦……”
18、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
19、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20、先生之最大的成*****,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
讀《第56號教室的玄機——解讀雷夫老師的教育藝術》有感
2014-07-02 10:30
放假前夕,學校布置了讀書的任務,在假期中,細細品味了《第56號教室的玄機——解讀雷夫老師的教育藝術》這本書,覺得這本書真的挺不錯的,下面把我的一些感受和大家分享。
一翻開書,就看見第一篇是“教育是一種‘經常失敗’的事業”,心想,作者是如何解讀的,仔仔細細的讀完這短短的一篇。王曉春老師認為對于我們老師來說應該直視失敗、錯誤,善于接受意見,遇到任何錯誤的時候都能敢于面對,坦然接受,樂于反思。要老老實實地承認:教育本來就是“經常失敗”的事業。老師應該實事求是,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而不是一味地“鼓足干勁”往上沖。對于這一點,我深刻認同。作為科任老師,善于從問題背后找問題,才能讓我們進步!非典型性小班曾困擾了我們很久,教學設計如何體現小班的優越性,一次一次的嘗試,一次一次的失敗,就是現在也還是覺得自己的每次教學設計體現不出小班的實質優勢。但是,在嘗試的前提下,學生能上臺大方展示自己的學習得失了,失敗未必就是一件壞事!而我們班里的小洪同學,作業老是拖拖拉拉,采取的辦法想了又想,補完昨天,今天又沒有完成,放假回來,一片空白,所以,我痛苦地意識到我的教育的失敗。但是,當我看到這本書的第5篇:《創造“懲罰的前提”:學生喜愛的課堂活》的時候,我恍然大悟,我也應該如此:暫停洪同學參加活動的權利。這一招真的很厲害,因為少年兒童天性合群而且愛玩。我也仿照著對班里其他的同學說好,在玩時不許帶他玩,不準他參與。讓他暫;顒拥臋嗬,在旁邊看著眼饞,讓他難受。這對他的確很有用,試了幾次,作業也可以順利完成了。
在一頁一頁的墨香中,我明白了各種教育的含義。我們班主任,教育學生,不是靠你的說教,而應當是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雷夫說——中國有句古話: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實際上,拯救學生的靈魂并不是我的職責,我的職責是給學生機會,讓他們自己拯救自己的靈魂。王曉春老師說——很多學生是可以拯救自己的靈魂,你只要給他一定的時間,讓他自己反省,我們耐心等待就是了。教師和家長要相信學生,而不是只相信自己。這譬如說我們的初三學生,你苦口婆心地說了好多,要抓緊時間學習,給他安排了晚自習的地點。但是,他真的明白了你的苦心了嗎?晚自習是吃聊的好時間。我想,我們應當要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那所謂的抓緊時間的學習不需要你老說,他已經會自覺地學習了。所以,讓學生自己教育自己,這是一條最基本的教育規律。
書越讀領悟的也越多!兜56號教室的玄機——解讀雷夫老師的教育藝術》此書重點就是揭示雷夫老師的“玄機”,就像王曉春老師所說的:我們學習雷夫的目的當然不是復制雷夫,而是要成為自己,成為更高層次的、更豐滿的自己。中國的教育者,應該有這樣的主體性。而新區的教育者,更應該有這樣的主體性。
個人資料

七月
自我介紹: